本文原创整合,转载需要授权
部分资料出自百度
“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
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
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很多人的牡蛎启蒙教育是在初中课本中《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完成的,
问起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大家可能不记得这是个悲伤的故事,但都记住了牡蛎真好吃啊。
以前总认为是贵人象征的牡蛎,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是普通人民都是可以随便购买的食物了。
烤牡蛎、生吃牡蛎、清蒸牡蛎、煎牡蛎....总有一种会是你的爱。
<动图来源于网络>
人们对于牡蛎的爱,局限在它的美味,But,牡蛎可不是只能用来吃的,它还有其他作用。
牡蛎是个净化神器,纽约曾投入巨资整治纽约湾的海水污染问题,采取的方法便是养牡蛎。
《水下中国》第六集海底粮仓有记录,一只牡蛎每天可以过滤超过55升的水,并可以去除水中至少20%的氮,
与现代污水处理厂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净化原理:牡蛎属滤食性动物,主要通过鳃丝和鳃丝上着生的顶纤毛和侧纤毛来滤取小规格的藻类,
并在滤食过程中,将污垢都吸附到自己的体内,从而令水变清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时,牡蛎的壳也可以净水,壳中间的棱柱层含有大量的微孔,众多微孔互相连通,形成多种不同功能的孔穴结构。
这些孔穴结构具有很强的吸附、交换能力,能够很好地吸附水中颗粒,去除水中的磷、氮等有机元素,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牡蛎有群居的生活习性,当老的个体死去,新一代就会在死去的牡蛎的壳上固着,
经过日积月累,海底逐年堆积起的牡蛎壳和大量活着的个体就共同构成了“蚝宅”,也就是牡蛎礁,
为众多的海洋生物提供栖身之所,还帮助抵挡海浪对海岸线的冲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它同样也是人类的“蚝宅”。因为牡蛎壳硬,抗腐蚀性很好,所以有些家庭会采用其用于建筑房子,
尤其在我国岭南建筑中,这也算是一种独特的建筑样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吧,牡蛎的用途大着呢,不要小瞧了它们。吃货们不要看到牡蛎就想着吃了!!
那咱们顺便聊聊牡蛎几个有趣的点。
当然不是!牡蛎刚生下来还是个没有保护罩的柔弱小幼体,刚从受精卵发育成游泳的缘膜幼体,
直到两周以后才开始在水中游走寻找适合自己的附着体,比如老个体死去后留存下来的牡蛎壳,或者岩石。
拥有附着体的代价,是失去游泳能力。牡蛎固定三天以后就没有了游泳能力,变成了小成体,
并开始排出多余的钙质,通过壳眼运送到牡蛎壳上面,壳会因此不断变大变硬。
牡蛎一生性别并不固定,会随着水温的改变而改变。据研究报道在月平均水温为13-20℃时,雄性个体比例高;
月平均水温升高至20-30℃时,两性比例接近。具体为什么水温会改变牡蛎的性别,还没有办法确定准确的原因,
说不定其实是因为女生怕冷呢~
这是道辩论题,有的说,牡蛎是牡蛎,生蚝是生蚝;也有的说,牡蛎就是生蚝。其实,后者才是正确的。
生蚝只是牡蛎的一个说法,在中国牡蛎还有其他叫法,如:在北方市场上常见的海蛎子就是养殖了一年的牡蛎;
南方习惯叫的生蚝,也多是养育了两到三年的牡蛎。
看了这篇文章,大家是不是又学习了很多,那再透露一点,知道牡蛎都是怎么养殖的吗?
牡蛎如何成为吃货们的美食?在《水下中国》的“海底粮仓”,现代化的海洋牧场已开始用水下无人机来观察牡蛎每天的成长,
在这个用脑子解决问题的年代,我们还是选择做机器人背后的大脑……
水下中国∣纪实影像的狂欢,全球唯一一部从水下视角看中国的纪录片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