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眼泪,大海赐予的极致梦幻!
来源: | 作者:水下中国 | 发布时间: 1566天前 | 1736 次浏览 | 分享到: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本文原创整合,转载需要授权

部分资料出自百度



在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有这样一幅画面让当年电影院的观众如痴如醉:
夜晚的大海如倒映的银河,海中的点点荧光如星空坠下的璀璨星辰,小船如漂浮在银河中一般如梦如幻。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看到如此奇景,不仅感叹电影大师神奇的画面想象力,也佩服中国诗词中天才般的语言表现力,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元末明初诗人唐温如只凭一句诗就惊艳了千年,美得让人心醉,此诗形容此画面再合适不过。

 

可是,你一定想象不到,类似的蓝色星河并不只是存在于电影和诗词中,在现实的海域,这种梦幻奇观正在发生。
在中国首部大型水下生态系列纪录片《水下中国》中,就有幸记录了这场“蓝色星河”。在福建平潭东岸,
海岸边的一抹幽蓝随着波涛律动,令人陶醉,吸引了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当地人也给它起了一个浪漫的名字——蓝眼泪

 


人是最浪漫的生物,这个简单却极富诗意的名字寄予人们对大海最浪漫的想象。
有人说,蓝眼泪像海的女儿在哭泣,为了爱人甘愿自己化为泡沫的人鱼公主,蓝色的眼泪是对命运的哭泣;
有人说,蓝眼泪是《泰坦尼克号》中,死去的杰克对罗丝至死不渝的爱恋,那律动的幽蓝是寻找爱人的眼睛;
也有人联想到《海上钢琴师》中,蓝眼泪像一生从未下船的天才钢琴师1900,死后将一生的光芒,用大海的波浪当做琴键,谱下孤独又浪漫的一生。

 

 

梦幻的景观总是给予人们无限的遐想,其实,从科学角度来说,蓝眼泪的产生并没有那么复杂。
如纪录片《水下中国》第五集“生命绿洲”中,出现在福建平潭的蓝眼泪就是因为海洋中夜光藻
有趣的是,夜光藻并不只是一种植物,它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是一种直径为0.2-2.0毫米的单细胞生物。
繁衍的方式类似于藻类,生活习性又类似于原生动物,因此又叫夜光虫。

 


夜光藻的细胞受到刺激时,荧光素就会与氧气发生反应,发出人眼可见的靛光。
在夜晚,船只划过水面时,船桨会泛起火星,船尾则拖着长长的光带,海浪撞击海岸也会产生磷光闪闪的浪花。
每当这时,人们无不赞叹夜光藻神秘的发光功能。它呈现的荧光带不仅出现在沙滩,有时还会出现在海面上。



除了夜光藻蓝眼泪,还有另一种形成蓝眼泪的元素——海萤。海萤,从名字上看就很有诗意—“海里的萤火虫”,
它是生活在海湾里的一种浮游生物,身长0.2mm至2mm,细小如沙粒。

 

海萤的身体内有一种叫发光腺的奇特构造,受海浪拍打等刺激时,就把直径只有万分之一厘米的荧光素黄色颗粒,
和直径只有万分之二厘米的无色荧光酶颗粒,以及由发光腺中产生的粘液一齐排入水中,产生浅蓝色的光。
海萤夜光是海面上的一种奇景,海面上青火如灯,随潮起潮落,幽幽浮来,触岸即灭,彻夜不息。
坐在岸边,迎着徐徐的海风,看点点如豆之光随波漂流,夜晚静观,让人更觉寂静、神秘。

 

不过,美好的景象永远是短暂的,离开海水的海萤只能够生存10秒,
随着能量的消失,蓝眼泪的光芒失去,它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蓝眼泪之所以引得无数人心向往之,除了它的至梦至幻,还有它可遇不可求的产生条件,
蓝眼泪一般出现春夏之交,它不仅需要海洋中那些蓝精灵般微生物的配合,
还需要合适的水温、海流、潮汐等条件齐全,才会显现如此奇幻的美景。

 

中国,《水下中国》拍摄的福建平潭岛,被称作世界上出现“蓝眼泪”最频繁的地方之一,也是最佳观察之地。
除此之外,在厦门海沧湾、台湾马祖也有蓝眼泪景观,台湾马祖被称为“马祖蓝眼泪”,
有着“台湾之光”的美誉,每年引得无数游客如痴如醉。


蓝眼泪这一特殊的海洋生态现象,被人誉为“一生必看的奇幻之景”,之所以人们喜爱蓝眼泪,
除了它无法言说的美,更来自人们对无边的海洋以及头顶浩瀚的星河的神之向往,
而蓝眼泪则像是海洋与银河相互凝结后的一个奇妙的微观世界……



相关阅读:

牡蛎:我可不是只能用来吃

才不是所有海星都是《海绵宝宝》的派大星

兜兜转转 看珊瑚循环的一生

你知道海底的鱼医生,但你肯定不知道海底的“江湖郎中”

原来大海里面也会下雪

嘬了几十年螺蛳粉,不知道吃的是啥螺?

《水下中国》幕后“黑手”是谁?

听沉船低语, 《水下中国》探索它们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