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毒攻毒、出动天敌、派出机器人……棘冠海星到底做错了什么?
来源: | 作者:水下中国 | 发布时间: 1375天前 | 1729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何棘冠海星会获得“珊瑚杀手”的恶名?人类为了对付它,究竟出了哪些险招狠招呢?

本文原创整合,转载需要授权

部分资料出自百度



2020伊始,一场超大规模的蝗灾就已经在非洲大地上肆虐,4000亿只蝗虫之后飞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达到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国仅一步之遥。
在陆地上,蝗虫所到之处只能用“惨烈”二字形容。世界各国为消灭蝗虫所使用的方法层出不穷,
但由于蝗虫繁殖力极强、虫口密度异常之大、飞行能力极强、食性杂等特点,很难有有效的防治办法。




而在海洋中,近些年也发生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蝗灾”,只不过这次的主角是“棘冠海星”,最近10年珊瑚大量减少后的大堡礁就是它的“得意之作”,
类似情况在许多其他印度洋太平洋沿海国家也有发生,包括台湾,菲律宾,夏威夷等等。
那么,为何棘冠海星会获得“珊瑚杀手”的恶名?人类为了对付它,究竟出了哪些险招狠招呢?



01

“珊瑚杀手”——电影里的“大反派”


海星,长有多腕。而海胆,常见品种是球形带有棘刺。一般来说,海星海胆是外观截然不同的动物。
但有时,会冒出一个浑身长刺的家伙,活像被剥皮的海胆。这就是棘冠海星。


棘冠海星是棘皮动物,栖息于印度洋至西太平洋等热带珊瑚礁区域,在菲律宾、我国台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地的海岸线边皆有分布。
根据生活地区的不同,棘冠海星们有着多种多样的体色:紫红、青绿、黄绿、蓝黑、粉蓝等五颜六色。


(棘冠海星分布图)


食量惊人:一只成体棘冠海星,一年里能吃掉5~13平方米的珊瑚。最爱吃生长速度较快的鹿角珊瑚和表孔珊瑚,恰巧也是比较容易受环境影响白化的珊瑚。
但是饿起来基本上也不挑嘴,各种珊瑚都能下肚。最可怕的是,有些年份,棘冠海星的数量会大幅暴增,给珊瑚造成灭顶之灾。
在1970年左右,连绵二千多公里长,宽约五十多公里的澳洲大堡礁,曾有五分之一的面积遭受棘冠海星的蹂躏。台湾澎湖海域近年也出现了大量的棘冠海星。



繁殖逆天:我们不禁好奇,吃珊瑚虫的又不止它一个,为什么它才是头号杀手呢?这我们就得说说这货逆天的繁殖能力了。
棘冠海星一次可以产十几甚至几十万粒卵,在繁殖季节,几千万的棘冠海星幼虫爬来爬去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它们中的绝大部分都会死亡,从而使种群数量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但棘冠海星的数量往往在短时间内呈现一个爆炸性的增长。
数以百万甚至千万计的棘冠海星会像蝗虫一样四处扫荡,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大片的珊瑚礁啃的干干净净,只留下一片灰白色的死地。



几乎无天敌:可能有人疑问,都说一物降一物,棘冠海星如此嚣张,就没有其他生物可以降服它嘛?成年的棘冠海星最理想的天敌是体型巨大的大法螺
但是因为人类的捕捞,大法螺的数量也在减少。在棘冠海星数量激增的年份,没有天敌能遏制它。


 棘冠海星就像电影里的“大反派”,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大力量,怎么杀都杀不死。同时,它们面目狰狞、冷酷无情,成了所有珊瑚与珊瑚礁居民夜晚的噩梦。


02

险招、狠招、高招 轮番上阵


粉身碎骨:早期人们对棘冠海星的生活特性并不了解,控制方法十分粗暴简单——潜水员将棘冠海星抓到船上,用刀子狠狠将其剁成几块,然后丢入海中。
但其实这种海星再生能力很强,每一块不久后又能长成一只完整的棘冠海星(服不服气?),导致情况恶化。


以毒攻毒:澳洲早期也尝试使用硫酸氢钠药剂。需要由潜水员多次注射入棘冠海星的棘刺。如果注射次数和位置正确,则可杀死棘冠海星。
最近两年,澳洲研发出新的蛋白质注射液。只需要一次注射后,就会引发棘冠海星的过敏反应而致死,还会传染给附近的棘冠海星。
这是迄今为止效率最高的方法。杀死了超过25万只棘冠海星。但这只能在它们出现的时后控制数量,且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及金钱,
加上棘冠海星棘刺上有毒,潜水员有被刺伤的危险,整体来说这做法效益很低。


(潜水员向棘冠海星注射针剂)


出动天敌:棘冠海星的主要天敌是大法螺——一种壳高可达60cm的珊瑚礁最大型软体动物。大法螺捕获棘冠海星后,
就会用它们有如锉刀一般粗糙的舌齿将海星撕扯成微小的碎片后吞入腹中,令棘冠海星们无法重生。
虽然近年澳洲政府开始大量培育大法螺,但它们成长也需要一定周期,还没能派上用场。


(在捕食棘冠海星的大法螺)


出动机器人:对棘冠海星的驱除一直以来以人工驱除为主,花费大量的金钱和人力。昆士兰科技大学在2015年发明了一种叫COTSbot的机器,自动寻找棘冠海星并注射毒针。
COTSBot配备了水下摄像头,能够自动在珊瑚种识别出棘冠海星,然后自动注射。
这是个大家伙,有30公斤重,能在水下以2米/秒的速度连续工作6个小时。研究者认为,
虽然机器人不可能彻底消灭棘冠海星,但这种高效的方式能够为人类省下不少力气。



(COTSbot以及其作业图像)


03

从粉红小公举到蝗虫过境


但是,棘冠海星就真的那么毫无可取之处么?其实,它小时候还是十分可爱的。棘冠海星的产卵期是在夏天,产出的卵子和精子在海中授精。
受精后幼体经过10天~45天左右的浮游生活后,在珊瑚礁上着底、变态发育,变成大家印象中的海星模样。



此时的幼年棘冠海星大概0.5mm大小,以珊瑚藻为食,因此身体的颜色也跟珊瑚藻一样,是萌萌哒的粉色。
幼年棘冠海星吃珊瑚藻后,会留下图上那种圆圆的白色食痕。这也是对幼年棘冠海星数量进行监视的重要线索和指标。



其实,对于珊瑚礁,棘冠海星就是对其调控的一环。吃掉了一部分生长迅速的珊瑚,给后来的珊瑚提供了空间与竞争机会,是珊瑚礁生态系统多样化的一位功臣。
只不过量变引起质变,当棘冠海星的规模达到生态极限的时候,就是需要防治之时。


棘冠海星不仅对珊瑚礁是最大的危险,对于人类而言,也能造成伤害。2012年4月在冲绳岛发生一起事故,一名女性潜水客因被棘冠海星刺伤导致过敏性休克后于次日死亡
。因此,如若在珊瑚礁区域潜水(如帕劳、如冲绳离岛)看到棘冠海星,不要好奇去触摸。若是发现数量较大的群体,请告诉潜水指导,或者报告当地的管理者。



如若不小心被棘冠海星蛰到,可参考来自日本珊瑚礁学会的紧急处理方法:1、拔除可以简单去除的棘刺。但如果是已经深入伤口的棘刺则应该保持不动。
因为棘刺前端易折,若是折在伤口深处不容易发现处理。2、用40~45℃的温水洗净伤口,轻轻用绷带包扎。3、接受正规医师治疗。


不少人认为是人类的某些活动导致棘冠海星们迅速增殖、大量繁衍,
但经过研究后得知:棘冠海星种群的大量暴增,完全是因为适宜的水温和较低的盐度使得该区域内的海星幼体获得了富足的营养,
同时也提升了它们长至成体的几率所致,与人类活动并无直接关系。
现在,棘冠海星的数量因人类的介入而趋于稳定,相关的防治工作也运转正常;于是,这位海底大魔王也老老实实的过起了朝九晚五的平静生活来



相关阅读:

From I can’t breathe to I can breathe!疫情停摆下,海洋生态的冰与火之歌

海洋里的第一刺头,居然是个胆小鬼

蓝眼泪:手捧的星辰,追到天涯海角也要看!

不死的水母,是可爱还是可怕?

洄游的鱼,不只有三文鱼

南海之眼、海底巨人、深蓝一号……向更远更深处潜行!

海底牛仔、游牧渔民、海底雪景……一场与海的斗争与狂欢!

桃花水母、盲鱼盲虾、水下工厂……探险世界最大地下河!

震撼!你从未见过的水下长城,世界唯一!

龙章坊、豸秀芳、万荣桥……千岛湖还有多少未破解之谜?

水下金字塔、水下尸库、怪石界鱼……千年古城的真假秘境

海草,水下星球的纯美外套

“海岸卫士”红树林,到底守卫了谁?